0551-63870280

为什么选择越多,反而越焦虑?

2018-12-02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早上起床,衬衫是穿蓝色的还是白色的?中午吃饭,外卖是叫汉堡还是卤煮?想买个手机,是买榔头牌的还是粗粮的?


现代社会的一个好处是,大到婚丧嫁娶、人生道路,小到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几乎每一种选择,都能找到无限多的备选方案。不过由此也带来了一个副产品——选择困难症。

选择困难症真的存在吗?


心理学家谢娜·艾扬格(Sheena Iyengar)做过一个经典实验:在食品店摆上一张桌子,上面上 6 种或者 24 种口味的果酱,来购物的人可以免费试吃,统计他们试吃的种类数,以及试吃之后是否会真的掏钱购买。


结果显示,无论选项数量是 6 种还是 24 种,人们都只会品尝其中的一、两种。


此外,选择的数量影响了人们的购买意愿:面对 6 种选择,有 30% 的人后来真的购买了其中的一种果酱;而面对 24 种选择,却几乎没有人愿意掏钱购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选项太多时,我们没法认真考虑所有的选项,甚至干脆会放弃做出选择。后来其他的一些研究也发现,选择太多,即使真的选了其中的一个,我们对于自己的选择也会更加不满意,更容易后悔。


影响选择体验的因素


不过,选项数量和选择困难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研究者找到了许多可能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择情境的特点,一类是选择者的特点。


在选择情境方面,如果选项有太多的属性需要考虑,或是选项之间高度同质化,没有哪一个占据绝对的优势,这样的选择就会令人十分纠结。


反之,如果每种选项只有几个有限的属性需要考虑,或是各个选项之间优劣分明,其中的一个远远优于剩下的选项,那么即使选项数量很多,也不会带来太多的困扰。


归根结底,选择会不会让人纠结,关键不在于选项数量的多寡,而在于整个选择情境有多少信息需要处理。当情境过于复杂,信息量超过了我们大脑的加工能力,就会导致决策困难,以及满意度的下降。


除此之外,选择者本人的特点也会影响到选择体验。在这方面,首先是对于相关领域的熟悉程度。以买手机为例,常见的参数至少有几十种,每种参数又有许多变化,作为一名小白用户,很容易迷失在技术指标的海洋中。但如果你是一位电子发烧友,对于各种参数烂熟于心,就会轻松许多。


其次是选择者是否有清晰的偏好。正如同点菜时最难伺候的是说「随便」的人,找对象最困难的是说「没有标准」的人,选择之所以令人纠结,往往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明确的偏好。


还是以买手机为例,如果你对于各种参数有明确的权重分配,比如最看重拍照功能,而不太在乎声音质量,那么选择情境就会简化许多。

最优化选择 VS 满意型选择


心理学家区分了两种典型的决策风格;一种是「最优化」决策者,这种人心怀执念,面对任何决策情境都会努力求索,总是希望找出最优解。另一种则是「满意型」决策者,这种人得过且过,不追求最优解,点到为止,只要自己开心满意就好。


面对选择时,这两种人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相比于满意型决策者,最优化决策者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来搜集信息,寻找更多的选项。


例如有研究发现,在网上寻找对象时,他们会浏览更多的潜在对象的档案。此外,他们眼中的「最优」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不仅要自己眼中最好的,还要别人眼中最好的,因此会更加在意别人的看法。


那么,这两种决策风格孰优孰劣?研究表明,最优型决策者对于最优解的执着,确实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好处。


例如,有调查发现最优型决策者的起薪比满意型决策者平均高出 20%。但是,另一方面,最优型决策者对自己的选择更加不满意,更容易在决策后感到后悔,甚至整体幸福感也更低,有更强烈的抑郁倾向。


这样的结果很容易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可能的选项和需要考量的因素是无限多的,任何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都不足以将其处理穷尽,因此「最优解」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状态。


此外,何谓「最优解」,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东西,而最优型决策者努力迎合他人的倾向,也会令他们过得非常辛苦。


不过,最优型决策者毕竟可以享受深思熟虑带来的好处,而满意型决策者虽然知足常乐,却也难免留下未能实现全部潜力的遗憾。究竟是做一个痛苦而高效的人,还是做一个满足而没那么高效的人,这又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选择。


知乎上有个老规矩,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那么是不是「当选择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就会感觉到焦虑」?


这句话在群体意义上是对的。整体来看,当可供选择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的确会使人难以做出决策,导致幸福感下降,体验到大家口中的「焦虑」。


这可能是因为,当更多的选择摆在面前时,它们仿佛在对人说:我们中有更多的「好」选择,要是在这种情况的你还选不好,就太不幸啦!


比如,如果你逛街时恰好看到某品牌巧克力在促销,站在一货架价格颜色形状味道各不相同的巧克力前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Iyengar 和 Lepper 的实验表明,在商品选择情境中,相比面临 24 或 30 个选择,当人们只有 6 个选择时,有更多的人购买了商品,且报告了对所购买商品更高的满意度。


生活本已足够艰难,更多的选择又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更大的风险,的确颇让人感到焦虑。

但当我们将镜头拉近,看到每个人时,就会发现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幅图景 —— 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面临更多的选项时,都会体验到相同的焦虑感。


这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期待一个确定的、不再变化的答案。这是一个属于个人的特质,这个特质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我们称其为 —— 认知闭合需要。


认知闭合需要是指「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答案的愿望,无论是什么答案,都比混乱和不确定要好些」。


在这个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有 「紧迫」和「永久」两种倾向,分别对应产生认知闭合的两个阶段。


在夺取阶段,人们通过快速的信息搜索形成对目标问题的尝试性假设,越快越好,越「紧迫」越好;在冻结阶段,人们想方设法利用信息证实上一阶段形成的假设,越可靠越好,越「永久」越好。


一个人形成假设所用时间越短,已有假设后越难以改变,反映出其认知闭合需要越强。


而想要了解自己的认知闭合需要强度,可以扫描图中二维码,我们与 @知乎小管家 合作推出的「知乎测评室」最后一站 —— 信念星系:


长按扫码生成你的认知闭合图


理论上看,高认知闭合需要者对时效性和确定性的要求都更强,因此,在面对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拥有更多不确定性的多选项场景时,他们的确难免会感到不合心意。


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Roets 等人使用问卷研究探索了认知闭合需要和选择的关系。他们发现,高认知闭合需要者更倾向于将多余的选项看作是一种负担,而非一种幸福。


不仅如此,在一个更广阔的视域内看,认知闭合需要还会影响我们的整个决策体系,包括风险感知、推理策略和决策自信等等。


相对来说,高认知闭合需要者更不愿意从事风险行为,比如犯罪、投资、创业等;高认知闭合需要者倾向于更快地做出决策;在做出决定之后,高认知闭合需要者的决策信心也更高。


综合来看,在决策过程中,高认知闭合需要者往往会在较短时间内做出他们眼中较为稳妥的决策,并对这个决策感到满意。


需要注意的是,认知闭合需要本质上是我们对利用更少的认知资源获得更确定的答案的一种偏好,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偏好,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它并不必然带来认知懒惰,也有可能是认知努力。


高认知闭合需要者的期待是「紧迫」和「永久正确」,当二者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他们仍然需要权衡,并且,他们在这个权衡中的努力、对待结论的谨慎态度,可能要超过许多低认知闭合需要者。


当面对完全陌生的、没有任何参照可以依赖的信息时,高认知闭合需要者反而倾向于在夺取阶段花更多的时间来加工信息,以避免错误。人类天生向往省时,也天生向往真实。


总而言之,选择越多越焦虑,一方面是因为选择越多,人们越害怕自己选错;另一方面,是「在做出判断和选择时能尽量节约认知资源」这个期待没能被满足。


事实上,除了认知闭合倾向外,人类还有很多心理特质都指向帮助我们节约认知资源。刻板印象就是另一典型案例。


我们看到一样东西或者一类人,脑中就会自动浮现可行的处理方式,不必再去收集信息进行验证,这让就可以把时间放到更需要处理的事情上。


我们认为男性的脾气比女性更差,所以在没有更多信息输入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去招惹他们;我们认为德国人严谨守时,所以在对约见伙伴没有更多了解时就会更注意自己的表现。


必须要承认,这些倾向为我们带来了一些优势,但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问题,可能误伤脾气好的男性,可能误解德国人都不会变通,等等。我们不能因为过于坚持假设而拒绝接受其他可能,但也不能因为过于谨慎而无法做出假设。


如何才能在无数个选择面前保持镇定,不再焦虑?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要在寻求节约认知资源的方法时也时刻记得:保持成长,保持开放。


倾听、关注、理解、支持、指导、释放、觉察、发展…

认清自身人格特点 ……

提升自我觉察力度……

建立健康自我形象……

获得心理成长经验 ……

促进心理素质 ……

提高生活质量……

以专业赢得信赖

用真诚温暖心灵

合肥芝点心理咨询中心

提供更多帮助……

联系我们总电:0551 63870280

地址:合肥滨湖新区未来塔A座13楼

微信公众号:幸福家庭倡导者

版权声明:精选的文章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沟通授权,删除或重发,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