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3870280

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了自己购物?

2019-08-26

小丽今年23岁,大学刚刚毕业的她,年轻靓丽,喜欢打扮自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小丽觉得自己购物有些疯狂,月光族剁手党不说,刷爆了好几张信用卡,各种网贷平台上面也有自己借款的记录,明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是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网购了一堆东西,甚至有些还没有拆封。也不明白哪些是否自己真正需要,就喜欢不停的买买买从中得到愉悦感。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琳琅满目的促销节,商场的各种满减活动,大街上各种甩货的宣传,便捷的快递速运,上班间隙都能听到各种代购信息,每天收到包裹已经司空见惯,每天收到十几个包裹的都大有人在,谁让她们都是马云背后的女人呢。拿着斩获的战利品,感受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再回到家打开信箱那一刻破碎了,里面躺着新一期的信用卡和催债账单,因为小丽知道,很快其他的账单也会分沓而至,意味着接下来的自己还是要接着吃糠咽菜度日,剁手、吃土恶性循环。小丽经常噩梦中惊醒:为什么自己的生活会变成这样?


希尔科·普拉斯曼曾经做过一系列关于消费者如何花钱的心理学实验。当消费者购买到一件自己喜欢的商品时,他们大脑中两块分别叫做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与眶额皮层(OFC)的区域会明显活跃起来。而且消费者越喜欢自己所买到的商品,或是对这次购物越满意的话,这两块区域的活跃程度也越高。


在认知神经研究中,这两个脑区的作用是将这些事项转换成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愉悦体验。因此,在我们的大脑中首先存在一个“购买按钮”——它会刺激我们不停地买买买,因为购物就像吃到自己爱吃的,听到自己喜欢的一样让人愉悦。


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开来的手机支付会促进我们进行过度消费。每次从钱包中抽出现金进行支付,我们都会有着深深的“损失感”。但如果抽掉支付过程,用一种更加间接的方式付账,那么消费者所体验到的这种“损失感”也将减少。在网购中流行的先消费后支付的方式,比如花呗、京东白条等,也会让我们比过去更快地掏空腰包。这种先消费后支付的方式,本质上是放大了大脑“购买按钮”的动力,与此同时又延迟“消费阀门”起作用的进程,以此将享受与痛苦进行隔离,最终实现刺激消费意愿的结果。


所以不断地有人像小丽这样的行为存在。她这样的心理状态只是暂时性的满足感,不但会越来越短暂,而且会越来越需要用新的购物行为来满足。而这种不恰当的购物心态,反而会抹杀她们的幸福感。在购物欲的背后,是一种不知道如何“满足”自己的心态在作祟。内心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面对今时今日自己拥有的这些,潜意识里并不认为自己是值得拥有的,只能依靠一次次的购物来反复核实自己的确拥有了这些财富。可能他们有一段不幸福的童年经历,也可能有一对总是喜欢责难他们的父母。他们对钱的认识,要么是充满了童稚的退行,要么因为厌恶而采取回避的态度,很难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也很少去梳理自己的财务状况。无助感的他们内心极其渴望能控制和把握一些东西,而购物正好契合这样的心理需求。


有的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同时很难和人建议一段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他们通过购物来满足自己对人际交往的渴望,寻找一种存在感,但往往反而阻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同时,当面对来自工作或者学业上的压力时,总是希望用一场狂欢似得购物行为来缓解自己的焦虑。他们标榜没有什么是买买买搞不定的,以此去回避自己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结局常常导致问题的加剧,将生活拖累的一团糟。

倾听、关注、理解、支持、指导、释放、觉察、发展…

认清自身人格特点 ……

提升自我觉察力度……

建立健康自我形象……

获得心理成长经验 ……

促进心理素质 ……

提高生活质量……

以专业赢得信赖

用真诚温暖心灵

合肥芝点心理咨询中心

提供更多帮助……

联系我们总电:0551 63870280

地址:合肥滨湖新区未来塔A座13楼

微信公众号:幸福家庭倡导者

精选的文章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沟通授权,删除或重发,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