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3870280

高考成绩公布 考生要过“心理关”

2019-06-22

高考成绩已经公布,必然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金榜题名的考生可能过于兴奋甚至自我放纵,而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则很可能会长时间陷入负面情绪中,自怨自艾,甚至会离家出走或者产生轻生念头。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该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家长又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家长考生要补心理课


高考结束了,多年寒窗苦读的考生和满怀期盼的父母似乎可以松口气了,但事实上,在一些考生尽情放松的同时,更多的考生与家长仍摆脱不了“高考应试后未完成事件”的影响:考试成绩如何、录取标准怎样、能否按志愿录取、假如上外地高校能否适应、万一没考上怎么办等等,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充斥他们的心绪,过多的期待与担忧会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更关键的是,当这些不确定因素一旦尘埃落定,但又不是考生和家长期待的结果,比如高考成绩不理想、未进入理想院校等等,作为考生、家长又该如何应对?他们的心理做好准备了吗?不容置疑,减少“高考应试后未完成事件”对心理的影响,有效应付、处理高考后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成为考生和家长都需要补上的重要一课。

考生经历了高考前的思想焦虑和心理疲劳,又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精神高度紧张、疲惫,高考后要多补觉、多休息;考生要对高考有个心理预期,感觉能考上的,要结合兴趣选择学校、专业,感觉考不上的,是复读还是就业,都要考虑成熟;为人生下一阶段做好心理准备,考上大学的、没考上大学准备复读的、没考上大学准备就业的考生,都要为身份、生活方式的转变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未来的人生。


家长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既然成绩已成定局,考好考坏都不要再埋怨孩子;要引导孩子规划未来的人生,家长和孩子可以充分交流、探讨。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有经济能力的,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转移一下注意力,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金榜题名后要适度“泼冷水”


高考成绩公布后,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心理状态更被关注,而那些取得好成绩的考生则往往被忽视,其实成绩较好尤其是发挥超常的考生容易进入一个“过度放纵期”。每天早出晚归,忙于跟同学聚餐、唱歌、通宵泡吧、上网、打游戏,有部分人的生活甚至是黑白颠倒。由于持续性不规律生活,导致他们生物钟平衡被打破,加上饮食的不均衡,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并且有些考生因此染上抽烟、酗酒等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甚至会误入歧途。


孩子高考取得了好成绩,家长在兴奋之余,也应及时介入,适当监管,孩子狂欢可以,但不宜过度,要给他们适度‘泼冷水’。在狂欢过后,很多考生都会出现“茫然空虚期”。这些考生会突然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无所适从,找不到方向。这是一种茫然型心理,特别是在填报完志愿后,等待录取结果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这样一段心理过程。


考生可以借这段时间进行一些新的规划,学习一些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驾驶车辆等,也可以进行运动训练。家长也应适当引导考生,帮助孩子树立新的目标,培养新的爱好。即便孩子取得理想成绩考上大学,家长也要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上大学对很多人来说,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要经历集体生活对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考验。因此,在暑假期间,家长和学生可以适当做些准备,比如学着洗洗衣服,与陌生人交流等,为将来更好融入集体生活做准备。

对失利考生要适当“忽视”


在高考公布成绩之后,考试成绩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一部分考生可能会陷入悲观绝望中,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考生还伴随自怨自责,很容易走入心理误区。一些考生平时成绩很好,将目标定得太高,但高考时没有正常发挥,成绩与自己的预期存在很大落差,部分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考生往往会出现抑郁情绪,甚至出现轻生念头,这需要家长更加细心地观察考生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干预。


这种情况下,考生应该选择理性面对。高考成绩是自己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要接受这一现实。其次可以主动和别人沟通,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适度的自我内心暴露是宣泄负面情绪的好方法。此外,通过运动、听音乐、旅游、写日记、与好友交流等方式适当转移注意力。


家长首先要从孩子高考失利导致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调整好自己的心理,防止把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此时家长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度指责,一个是过度关心。对高考失利考生的指责,即便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好意,也同样可能成为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过于关心,也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引发他们的逆反情绪。最好的办法是耐心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告别过去,总结收获与不足,并且对未来做好规划,比如是选择复读,还是选择职业院校,或者是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输掉的只是一次考试,而不是未来的人生。家长最好以平常心对待孩子,适当的“忽视”,反而有利于考生走出抑郁。


如果高考失利的考生出现以下情况:


1、内心痛苦,主动表达或暗示需要心理帮助;


2、情绪过分悲伤、绝望或异常愤怒、不平衡或易于攻击他人,持续两周以上,难以平复;


3、心理状态变化巨大,如外向活泼变得拒绝与外人接触,封闭自己;


4、出现绝食或暴饮暴食;出现持续的睡眠障碍;


5、严重酗酒、抽烟或通宵玩电子游戏放纵自己;


6、时常唉声叹气,出现自杀倾向的言语、企图或行动准备等。


倾听、关注、理解、支持、指导、释放、觉察、发展…

认清自身人格特点 ……

提升自我觉察力度……

建立健康自我形象……

获得心理成长经验 ……

促进心理素质 ……

提高生活质量……

以专业赢得信赖

用真诚温暖心灵

合肥芝点心理咨询中心

提供更多帮助……

联系我们总电:0551 63870280

地址:合肥滨湖新区未来塔A座13楼

微信公众号:幸福家庭倡导者

精选的文章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沟通授权,删除或重发,非常感谢!